联系我们
新街口店:玄武区珠江路88号新世界中心A座14楼1403室
江宁店:江宁区日新路2号中海龙湾B幢811室(或4栋811)
江北店:江北新区弘盛路1号弘阳时代中心1期1幢3楼316室
建邺店:建邺区福园街131号万达广场F座15楼1503室
仙林店:栖霞区仙林大道181号万达茂C座
马群店:栖霞区中山门大街698号中垠紫金观邸1幢1216室
心理热线:18061674796
微信公众号:柳笛心理咨询
咨询时间:09:00-20:00
(周一至周日)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儿童青少年发展
642

07-20

心理咨询会给孩子带来哪些改变?

 在二十多年的青少年心理干预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4成的孩子认为家人无法理解自己,遇到问题完全无法与家人讨论,甚至无法信任大人。这使得家长们感到束手无策。在这个时候,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介入就像是一剂调和剂,能够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同时,心理咨询也能提升孩子的社交技巧、沟通能力、情绪的辨识与控制等。下面是我们总结出的心理咨询给孩子带来的好处:1. 改变孩子不良行为的习惯

630

06-20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 这一点可以帮到你

很多家长总是责怪自己的孩子像听不懂人话一样,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可能其实孩子只“听到了”你的愤怒和责怪,以至于没法处理你想要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每一个大人也曾经是孩子,可以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时代,想必也是特别重视感受的,人类是先有感觉,之后才动脑思考的。婴儿与儿童特别重视感受。你如何因应及回应孩子的感受很重要,因此,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回应孩子的感受。 1、包容感受

829

05-30

手机依赖|“让我再玩一会儿,再玩10分钟……”

一、为什么会手机依赖?​01、游戏设置孩子容易沉迷手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手机软件本身就是为了让你沉迷而制作的。当家长希望孩子停下时,屏幕另一端的数千工程师和超级计算机却希望占用孩子更多的注意力,说教就总是不管用了。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的陷阱》中这样描述互联网:“没有哪种商品会把他们的消费者称作user(使用者),除了——网络和毒品。”实际上并不只是

1720

05-30

如何看待孩子厌学

1. 完全不去上学        2. 在课间离开学校        3. 上学前存在问题行为(大发脾气/不愿意动)        4. 上学总是不开心,央求家长不要让TA上学   常见的厌学表现有:        &b

1124

05-02

父母和孩子诉苦,本质是转移焦虑

什么是亲子关系倒置?正常情况下,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父母和孩子在各自相应的位置上 但是父母有时会出于内在潜意识的需要,有意无意地让孩子来满足自己,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成为帮助父母解决内心冲突的一个工具,亲子关系就会倒置。 父母身份的内在动力有两个原型,一个是自己本身内在的父母,包括小时候,父母对自己做了什么,以及自己对于父母行为的理解,另外一个是自己内在的儿童,包括自己做孩子时

881

05-02

你是网瘾少年吗?网瘾综合征自我诊断

网络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和欢乐的同时,也带了一种病——网瘾综合征,简称“网瘾”。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摆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其判断的基本标准主要包括4个方面1.      行为和心理上的依赖感

800

05-02

7种对孩子杀伤力很高的夫妻关系类型

      1.      指责型夫妻: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指责抱怨对方,或常常通过神态、动作、眼神等表达对另一半的嫌弃和不满。2.      冷战型夫妻:遇到问题采取回避策略;喜欢用冷战不沟通的方式解决矛盾冲突;经常搞得家里气氛非常微妙。3.

864

05-02

孩子拖延背后常见的5种原因

先天因素人的大脑分区中,与计划、控制、注意力和执行相关的脑区主要是大脑前额叶皮层。如果这一部分不活跃,大脑就无法及时排除干扰事物,注意力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运动协调、注意力的反应力都会差一些,体现出来就是比别的孩子“慢半拍”。 心理因素实例说明,凡是拖延的孩子,往往有着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欲强的父母,他们不断施压,不断催促和强制孩子完成目标,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面

821

05-02

孩子何时需要心理治疗

 1、 愤怒爆发、暴力行为或反应过度您的孩子是否反应过度并表现出不合时宜且毫无根据的极端情绪行为?极度愤怒的爆发、暴力行为和极端的情绪反应。2、 对食物、身体形象或节食的痴迷您的孩子开始沉迷于自己的身体形象、开始极端节食、停止进食、您怀疑他们正在呕吐食物或在用餐时间过于挑剔。3、 从爱好、朋友、活动中孤立和退出当您的孩子突然从他们曾经喜欢的活动和人群中退缩时

847

05-02

你对权威的恐惧来自于你的原生家庭

一定程度的权威恐惧是有积极意义的,既能保持系统内部的权力边界,帮助系统运转得更高效,又能保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但往往,原生家庭会变成“另一把刀”,加重个体对权威的恐惧程度,造成自我功能损失。从专制型家庭成长的孩子,一般会往“阉割型”和“反抗型”两种方向发展。 顾名思义,“反抗型”会通过自己的反

总计 439 个记录,共 44 页,当前第 2 页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