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也有“正能量”?
愤怒,通常被我们视为一种很糟糕的负面情绪。这是由于与它相关的大多数经历都令人很不愉快。尤其是伴侣之间的熊熊怒火,常常是伤害彼此感情的“头号凶器”。不过,心理学家却指出:“愤怒这样一种情绪体验,可以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甚至从长远角度考虑,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和健康指数。”
真的是这样吗? 了解一些有关发怒的秘密,你会更加擅于处理伴侣相处中的怒气。
茉茉宫
兔子太太和灰鼠太太的故事
兔子先生周五下班回到家,一进门,看到兔子太太正气鼓鼓地看着自己,马上知道太太生气了,赶紧陪着笑脸问“亲爱的,怎么啦?”
愤怒的兔子太太咆哮道:“你答应我今天早点回家,带我去吃寿司的!”
兔子先生自知理亏,频频点头道歉,然后拉着兔子太太的小手,高高兴兴地去吃寿司了。
于是,兔子先生和兔子太太一起很开心地吃了一顿晚餐。
晚上,它们甜蜜蜜地相拥而眠。
灰鼠先生也是周五下班回到家,一进门,看到正在准备晚饭的灰鼠太太脸色有点儿不好,有点儿担心,连忙问:“亲爱的,怎么啦?”
哀怨的灰鼠太太很勉强地笑了笑,小声说:“没什么,洗手吃饭吧。”
灰鼠先生心里紧张,他看出太太今天不一样,可是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安慰她,在脑袋里胡乱猜测:“也许是和邻居的兔子太太闹不开心吧!”
于是,灰鼠先生和灰鼠太太一起吃了一顿十分安静的晚餐。
晚上,它们默然地背对背睡觉。
灰鼠太太看着先生的背影,悄悄留下眼泪,心想:“他又忘记了答应带我出去吃饭,可能是最近太忙了吧!唉,男人都是这个样子,结了婚就不会把你当宝贝了。”
火红的愤怒和淡蓝的哀怨
最近,兔子太太和灰鼠太太的故事在网络上十分流行,后来还有很多网友不断为它们增添买项链、结婚纪念日、做卫生等各式新版本的小故事,分别呈现了“愤怒型”和“哀怨型”两种不同情绪风格的太太,在遇到伴侣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之时,分别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反应,以及因此给它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发展方向。
与我们的传统观念恰恰相反,在这些故事中,总是头顶上冒着小火苗的兔子太太,最终为自己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活力、甜蜜和温馨——哦,天啊!怎么会这样?这可让那些长期坚持温婉、隐忍、牺牲、奉献的“好太太们”情何以堪啊!可是奇怪得很,还真的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兔子太太发火有理,应该提倡。
没错,人类的现代文化,一直都在教育大家控制愤怒。似乎燃烧的怒火,会毁灭掉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尤其是在针对女性的普及教育中,“忍耐”甚至被设置成为一种专属女性的美德,“河东狮吼”是万万不可仿效的。但是别忘了,先哲也说过“存在即合理”。那些生生被我们吞掉的怒火,实际上从来都没有凭空消失掉。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转化成更为隐蔽的哀怨,报复给那个惹我们生气的人——好吧,我不明说你到底哪里惹了我,但是我会让你无比清晰地感受到:在你身边,我很不开心。
在你的愤怒背后,藏着什么小愿望?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说,包括愤怒在内,我们每一种自然浮现的情绪状态,都有它存在的重要意义。当婴儿心爱的玩具被人抢走,他也会愤怒地挥舞起自己的小拳头。愤怒,本质上源于我们内心的愿望受到了阻碍,这让我们感到了被伤害,所以才提示自己注意,有些事情需要做出调整。
可见,伤害伴侣关系的,实际上并不一定是愤怒本身,而是藏在它背后的那些小愿望。兔子太太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她的愤怒都集中在单一的事件之上,她渴望,也乐于,接受对方的积极补救,促使自己的愿望早点儿实现,尽快恢复开开心心的好状态。说白了,生活中,你我谁都会一不小心范点儿小迷糊、出点儿错,同样地,你我这些大多数,也都很乐于去尽快弥补自己的那些无心过失,让对方快点高兴起来的。
遗憾的是,另外还有一些常常导致愤怒的小愿望,就不是那么容易被满足了。比如,希望对方完美,或者,和自己保持绝对一致。有很多新婚夫妇,为了一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究其原因,十有八九都是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为什么生气——他把臭袜子塞在枕头底下!她洗一次澡要50分钟!他连华尔兹都不会跳!她煮牛肉的时候不放西红柿(而我妈妈一直都是这样做的)……这些真的重要嘛?当然,他/她早就应该知道!
事情得到改善?还是对方发生改变?
还有更为广泛存在的一种愤怒,就是“你居然不知道我为什么愤怒!”
这种“不需要任何解释和沟通,愿望就被完美实现”的愿望,在心理学家看来,最初的原型就是小BABY对于母亲的渴望——母亲总是能够细细辨别婴儿的哭泣声,从而判断出宝贝究竟是饿了,还是做噩梦了。可惜类似的愤怒,在伴侣相处的过程中,一般都不会得到恰到好处的回应,相反,只会增加对方的无助感,以及因此产生的“想要远离”的冲动。
所以,婚恋专家们常常建议说:伴侣之间不是不能发火,但是咱们愤怒,也要愤怒得有点儿技术水平。不妨花点儿时间搞清楚:自己实际上想要的是什么?与其天天重复:“结婚这么多年了,你总是没时间陪我!”不如清晰地告诉他:“我想让你每个周五晚上都不加班!”再或者,停止抱怨自己满房间捡脏衣服洗,换成“我只清洗放在脏衣服篮里的那些,其他地方的衣服我都不管了”。
另外,还有一条大原则需要我们千万注意——不要跟那些你明知对方也同样无能为力的事情较劲儿。比如他的体重和发际线,或者他爱贪小便宜的妹妹和特别唠叨的妈。类似这些问题,人家心里比你还清楚千百倍,说出来,除了互相恶心,估计也改变不了多少。还不如好好像可爱的兔子太太学习,集中精力,运用愤怒,在每一个具体的小事上促成自己的小愿望。
本文原发《女友》2013年10月刊,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