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
2.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他们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止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
3.如果父母的控制欲望太强,孩子就会被迫按照父母的意志来生活。结果,孩子就没有机会通过自我选择的过程认识自己,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感。由此,这个孩子会深深地缺乏自信。不管他表面上看上去多么出色,他仍然是没有自信的。因为,这种出色属于父母的意志,而不属于他自己。这是一种致命的自卑,这种自卑,会让一个人觉得自己空空如也,好像什么都没有。
4.那些永远能发现儿女的“成长问题”并为之深深焦虑的妈妈,她们其实是置换了焦虑的内容,她们真正焦虑的,并不是儿女的成长,而是与儿女的分离。她们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我们生命中经常要遇到的无意义感,即空虚。
5.“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这是我们社会最典型的爱的谎言之一,父母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孩子,老师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学生,男人用这个谎言控制女人,女人也用这个谎言控制男人。以爱名义替他人做选择,是在杀死他人的生命,因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
6.所谓“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是成年人的态度。温和,就是可以在情绪上异常宽容,可以包容对方乱发脾气;坚定,就是在态度上非常肯定,即我可以充分考虑你的情绪,但我不会在关键事情上有丝毫让步。
7.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样感受的。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8.恋爱不只是两个人现在的舞蹈,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因为我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
9.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