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投毒事件
最近,复旦大学黄洋中毒事件成为了各大网络媒体的头条。微博点击量就更不用说了,不少网友表达了深深地哀痛,惋惜。复旦大学医学院一位教授得知这一事件后,在校园某一实验室的橱窗内,愤而写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事发生后,有众多网友发帖调侃似的告诫,“防火防盗防室友”,并且要警惕室友递给你的水。这一新闻震惊了很多人,并且有人盘点出了近些年来校园里出现的一系列惊动社会的案件。
1994年清华大学曾经发生过铊中毒事件,一身才华、青春洋溢的受害人朱令被摧毁成了百分之百伤残、智力如七八岁儿童,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至今还在苦苦支撑着生命。
2004年,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发生铊盐投毒案。
就此话题的调查中也发现,有不少网友表示,大学校园的嫉妒生恨、报复、使坏等事件并非个案。有网友竟然评论,自己非常讨厌某位室友,曾向他的水里下安眠药,导致他第二天没有精神听课。还有的网友发帖泄愤,说自己恨死某位同学了,恨不得杀了他。
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和社会压力下,心态到底该如何调整?人与人之间要怎样沟通?
首先,我们要保持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2、不对别人期望过高。
3、正确疏导愤怒情绪。
下面介绍个我们接触到的真实的案例。。
“我就是想弄得他难受”:
某同学来咨询,心理陷于一种很糟糕的境地,他是一个初三学生,因为学习不好,口吃,经常遭到同学的排挤、嘲笑,集体活动没有人叫他,特别有个同学经常嘲笑他,甚至往他身上扔东西,就是拿他不当人,他感到极度的自卑,有时候想死,又不甘心,他想我不能一人难受,太亏了,我也得让他不好过,可是又有点害怕,心理纠结 ,成天就胡思乱想,学习学不下去了。
心理分析:
一、第一层意思:这个同学是因为同学对他的态度,引起不满,产生报复念头,但是因为胆小没有实施
二、第二层意思:他的人际沟通不良,需要改善
三、第三层意思:自我评价低,想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但是没有用到最好的方式,想到的是鱼死网破,两下不收益,背离了想获得尊重认可的本意。他的遇事的防御机制是低等级的,高等级的防御机制是双方都有收益,学会沟通,加强自我功能,探讨要获得别人尊重自己要做些什么,这些是心理咨询深层次需要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