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鼓楼旗舰店:鼓楼区中山北路215-1号中商万豪1417工作室
新街口店:玄武区珠江路88号新世界中心A座14楼1403室
江宁店:江宁区日新路2号中海龙湾B幢811室(或4栋811)
江北店:江北新区弘盛路1号弘阳时代中心1期1幢3楼316室
建邺店:建邺区福园街131号万达广场F座15楼1503室
仙林店:栖霞区仙林大道181号万达茂C座
马群店:栖霞区中山门大街698号中垠紫金观邸1幢1216室
心理热线:18061674796
微信公众号:柳笛心理咨询
咨询时间:09:00-20:00
(周一至周日)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咨询反馈>“儿童多动症”与“就势疗法”

“儿童多动症”与“就势疗法”

发布时间:2012-09-27 点击数:1716

2009-7-29  钱锡安

“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也叫“多动综合症”、“注意力障碍”、“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到了9岁是症状最突出的年龄,男孩多于女孩,患病率为3-5%。
病因:
有研究结果表明:产生该病症,80%的是生物学因素、遗传原因。
①遗传因素。
②神经心理学因素。
③轻微脑损伤因素。
④生物化学因素。
⑤心理社会因素。
⑥其它,如饮食方面的营养片面、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以及人工色素添加过多、锌和锰缺乏、铅和镉过多等的可能性。
临床表现:
综合表现是活动过度,无法安静地坐着,言语过多,吵吵嚷嚷,注意力涣散,焦躁不安,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常干扰别人,好顶嘴、打架,横行霸道,纪律性差,缺乏社交能力,学习困难,做事常常是有头无尾、丢三落四,容易染上不良习惯如逃学、说谎,甚至有不良行为如偷盗,在家里往往是睡得晚、起得早,不习惯与同龄或年长的孩子玩,倒喜欢与比自己年幼的孩子玩,想改正但自控力极差。
概括起来,它的临床特征是,
①多动,活动过度。
②注意力不集中,有注意障碍。
③情绪不稳定,冲动性大,任性。
④有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问题,适应环境困难。
⑤此外,学习困难(主要是对应试教育而言,情况复杂),但大多数患者的智力正常。换句话说,“学习困难”与“智力发展”没有必然或直接的因果关系。
辅导或治疗:
①行为疗法。行为矫正。
②系统脱敏、自控训练。如先玩后做作业,做15分钟作业玩10分钟,逐渐做20、30分钟作业。
③代币制奖罚疗法。
④娱乐疗法。
⑤“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⑥疏导疗法。
⑦支持疗法。
⑧教育引导。
⑨调整饮食构成。近来有研究表明,限制西红柿、苹果、橘子和人工调味品(中有防腐剂)等甲醛水杨酸类食品的摄入,偏多吃绿色食物、蛋类、肉类等,对儿童多动症有较明显疗效。
⑩药物治疗。
多动症好动的区别:
①多动症儿童活动是杂乱、无目的的;
好动儿童活动则是有目的、有序的。
②多动症儿童几乎在所有活动中都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好动儿童只是在某一个场合下、某一种或几种活动有多动表现。
③多动症儿童多动不分场合,一些举动难为人们理解。
好动儿童即使特别淘气时,其举动也不离奇,能为人们所理解。
④多动症儿童不能专注于某一项活动,没有什么活动方式或内容能使他安静下来。
好动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能安静下来,能玩或做得很久,直到达到目的或完成任务。
注意:
多动症是由于神经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并出现轻微的器质性改变,而导致多动。对它的治疗可以药物为主。而现在许多家长、老师所认为的多动症,其实并不具备这样的特征。许多孩子只是由于大脑、神经发育不成熟,有轻微的脑功能失调,而导致多动。这样的情况,一般只称为“多动反应”或“多动现象”。它是可以通过一些心理疗法收到很好效果的。
①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这个病名。
②活泼、好动、多动≠是多动症状,更≠是多动症。
③孩子3年级以前一般不要考虑是不是此病。
④“多动症”的结论应当由医生或专家来下。
⑤如果孩子患了“多动症”,也应求助生理医生和心理医生,家长是积极配合。


“就势疗法”――
        该疗法虽然经过笔者的长期思考、大胆设想,也做过一些辅导实践和临床试验,但一直没有敢写进“疗法”中来。原因是没有成功的完整案例。直到2008年8月,有了关于在29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菲尔普斯创造了单届8金世界第一人奇迹的新闻背景,并且有了媒体记者对笔者的专题采访,笔者认为它已渐趋成型,现在,这才正式提出来。
      “就势疗法”的雏形定义:在“顺势疗法”与“森田疗法”的原理指导下,不是通过吃药等方法消除个体的症状或行为,要他安静;而是让个体就势于症状或行为的特征,学习自己感兴趣或有特长的知识和技能,释放其旺盛的精力和满足其运动的欲望,去挖掘、发展、发挥个体的优势或叫长项,变病态行为为“正常”,变症状表现为“强项”,这样的一种行为疗法,就叫“就势疗法”。
       “顺势疗法”是利用和激发个体固有的自愈能力消除疾病。有两个含义:一是传统药物治疗的“以毒攻毒”;另一个意思是心理治疗的顺势,是顺环境、客观之势,去改变症状。这里当然是指心理治疗的顺势。
       “顺势疗法”与“森田疗法”的原理是顺其自然。顺着情势(习惯了),就着动作姿势(如多动)上的便利,紧接着做另一个动作(如游泳),这另一个动作既是自己的兴趣和强项,也是一种学习,又可谋生或成为一种职业,还有利于社会,以至成为专业、事业(如菲尔普斯)。
       “顺势疗法”与“就势疗法”是递进关系,“就势疗法”是更积极的解决。顺势――顺环境、客观之势,去改变症状;就势――就症状或行为之势,而发展成为自己的长项!这就是“顺势疗法”与“就势疗法”的区别。因此“就势疗法”成为不是治疗的治疗,最终也达到了治疗的效果。
        笔者认为,对菲尔普斯的治疗,就是一种“就势疗法”。面对菲尔普斯对功课学习的无法集中以及多动,他的母亲不是一味责备并采用药物等手段压制,而是就着他的兴趣,培养他游泳,把他充沛的精力用在泳坛上。
        菲尔普斯已经有了定论。因此,我们有些儿童即使定论为“多动症”,也未必就势于应试教育而治疗;而可以就势于症状或行为,不去“麻雀跟着蝙蝠飞”,让这些儿童至少是部分儿童正视自己,正视个性,以积极的心态,培养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利用多动的表现,消耗体能,去从事孩子所喜欢的运动项目或行为,发挥此“特长”!
        除了游泳这一体育项目,再如有些患“多动症”的孩子,手喜欢动的可以打篮球,脚喜欢动的就踢足球,同理,对“癔症型人格”者就鼓励他去从事戏剧表演工作,对“抑郁”、“分裂”的人就鼓励他去搞文学创作,引导“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人当爆发力强的特种兵或特警,引导肥胖者举重、摔跤,对“发明妄想”者,可以安排他去搞发明创造,等等。
有这样的认知:很可能是个体的某项特长太过,超过常态,超过常人,超过世俗,甚至还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被常态、常人、世俗和社会视为某种症状表现。
        还有这样的原理:患有神经症特别是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人大都是比较聪明、优秀(敏锐、严谨、认真、刻苦、奋发、创新)的人,也只有比较聪明、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神经症,因为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的区别就在于,神经症患者是发挥出了其优秀的短处,而优秀、健康的人却是发挥出了那优秀的长处。
      “就势疗法”就是根据这样的认知和原理,帮助个体就势于病态,发挥出那优秀的长处,使其创造力或艺术表达力有质的突破或飞跃。
        多动少年泳坛天才菲尔普斯不正是施用“就势疗法”成功了的鲜活的典型例证么?那末,正为多动的孩子发愁、无奈的父母,正考虑让孩子吃药、手术解决多动问题的父母,是不是可以换种思路想想――孩子多动焉知非特长?堵不如疏,能不能引导多动就势成为特长?
        所以笔者认为,菲尔普斯的故事,将给中国的应试教育以及治疗多动症留下启示和反思。比如,如果没有了或淡化了应试教育,多动的孩子们是否也能成龙?假设当今时代的孩童要是少动了,又会怎样?“多动症”的孩子就一定需要治疗吗?一些心理病的症状,可否与人的一生为伴?……
       “就势疗法”的调侃含义:既然诊断不清,治疗不了,那就不要治疗了,就“将错就错”、“将病就病”,一生与症状为伴吧!